少年的想象不经风吹

2019-09-12 17:30

终于读到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后,阅读心态可以用“饥饿”来形容,厚厚的两卷本,几天时间就读完了,读的时候心中曾无数次喟然长叹,“那写的不就是我吗”。有人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如是说,它能够穿越时空与国界,能够让不同时代、不同国家的青少年对之产生强烈的共鸣。对此我深以为然,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写的是一个孤独少年的心灵历险,书中人物克里斯托夫能够成长为伟大的人物,在于他能够从内心的痛苦中汲取巨大的能量,并时时能够与自己坦露的灵魂进行交流。

克里斯托夫的一生发生了一连串的爱情,在这点上吾辈无法望其项背。在纯情的少年时代,很多中国孩子的想法,要么受父辈影响,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传统男人生活;要么受《罗兰小语》、琼瑶、席慕蓉等女性作家的影响,爱上一个女人就死心塌地地想和她过一辈子。等到成年之后,这些中国男人才恍然大悟,纷纷要补上爱情这一课,但为时已晚。所以,喜欢克里斯托夫的故事,会有羡慕嫉妒恨的成分在。可读多了他的爱情故事,了解了他为爱情所受的那么多伤,也会觉得,爱情是把双刃剑,伤人一千自损八百,有时候情史简单也未尝不是好事。

在克里斯托夫一连串的情事当中,莎冰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名女性,但却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女性形象。莎冰是一个寡妇,她对克里斯托夫有着致命的吸引,一个少年对一名成熟女性的憧憬,不自觉地让他为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在书里,罗曼·罗兰用最诗意的文笔来刻画莎冰的样子,她在月色下皎洁如女神,倚门的姿态荡人心魄,她洞察男人以及爱情,万念俱灰之后,又从灰烬中生长出稚嫩的花朵。莎冰与克里斯托夫的爱情,处在刀锋的边缘,有着死神般的诱惑,正因如此,情欲才被恐惧压制于激动的肉身之内。后来,莎冰之死为这分充满惊悸的爱情画上了最为悲伤的句号。记得这段故事,曾读得我全身冷冰冰的,我第一次觉得,有些爱情比死亡还可怕。

无论对于爱情、友情还是音乐,克里斯托夫都拥有极其强烈的情感,一般人会承受不住这种情感火焰的炙烤,恐怕也只有伟大的艺术家,才能一次次走出情感地狱、死而复生。克里斯托夫对待友情像对待爱情一样,充满自私的占有欲,童年时期的奥托也好,成年后的奥里维也好,克里斯托夫都像挚爱自己的情人那样,愿意把生命奉献给朋友。有时会觉得书中关于男人之间的友谊描写过于过火,但想想少年时期,也曾数次有过可以为朋友赴生赴死的情感冲动,也就释然了—有些情感是超越性别的。现在我们不再相信那种毫无杂质的纯洁感情,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那个古典主义时代。那个时代,灵性还在主导着人们的思维与行动,不像现在,灵性尽失,只剩欲望。

读完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,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归类于克里斯托夫式的人——只是,我的创造欲可怜地只有他的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,甚至更少。但这不妨碍我把他当成自己过去时光的代言人,尽管经历千差万别不可同日而语,但心灵上曾经发生的那些刀光剑影,却是大致相同的。只是,克里斯托夫是至死都不肯妥协的人物,而我却在一次次妥协之后成为一名庸常的、幸福的男人——这不可想象。在十几岁时的少年时代,怎么可能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看上去很幸福的男人?难道不是应该一生在刀锋上行走、哪怕遍体鳞伤也会高呼痛快的那种男人?

可惜,少年时的想象与向往总是不经风吹。所以,像我们这些庸常的男人,只能在夜晚读完书掩卷叹息一番后,沉沉地进入梦乡,等待第二天那个毫无激情可言的黎明到来。